今天是聯合國世界環境日。設立於1972年的世界環境日,主旨是希望在這一天,號召全球每一個人、都以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而就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要帶您來省思、人類對地球上其他動物的影響,帶您來看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特別是亞洲象面臨的生存危機。

連環爆竹聲嚇跑入侵鳳梨田的象群,獸醫們的任務還沒結束,他們追蹤象群深入鄰近馬來西亞泰國國家公園。確認大象並未缺糧只是誤入農地之後,獸醫小組意外發現一個罕見的野生大象家族。

野生的亞洲象在泰國已經非常罕見,這個大型象群以年紀最大的母象為中心,小象緊跟著媽媽,其他家族成員圍在周圍。這是野生亞洲象的典型生活。然而在中南半島,大象最常見的形象卻是替人類賣命的忠實勞工。

野生象因為棲息地遭人類掠奪,數量銳減,被人類馴養的同樣日漸減少。以泰國為例,因為在1988年禁止商業性砍伐森林,目前人類養的大象剩不到3000頭,野生象更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而這也反應了亞洲象的整體生存危機,1850年,亞洲象還有十萬頭左右,1965年只剩1萬1千頭,不到非洲象的十分之一。

而這些僅存的野生大象,還因為生活環境遭到人類的公路橋樑截斷,棲息地越縮越小,而陷入基因缺乏多樣性的危機。照這樣下去,泰國大象恐怕30年內就會滅絕,而曾有萬象之國稱號的寮國,40年後也會只剩100頭。

為了提升大象生育率,薩巴斯欽創辦的亞洲象組織,免費提供懷孕母象的主人一部耕耘機,還負擔母象懷孕期間的飼料費,甚至給大象主人生育獎金。潘恩還加入薩巴思欽另一項計畫,他們帶著十歲大的年輕母象麗比,在森林中找到一群野象,然後把麗比留在那裡,一個月後,象群離開,麗比跟著主人回家,檢查後發現確實懷了身孕,繁殖計畫宣告成功,不過人類開發的步伐不斷逼近,等麗比結束22個月的懷孕期生下小象,這座孕育生命的森林恐怕早已不復存在,亞洲象的生存地圖、又少了一塊。(民視新聞 連惠幸綜合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