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含塑化劑風波擴大,消基會今天宣布,招募民眾舉證塑化劑造成的損害,向業者提出「補償協商」,以平息消費者的怒氣,並呼籲業者拿出對談的誠意,讓事件止血。(戎華儀報導)

行政院消保會日前呼籲消費者以團體訴訟向業者求償,被消基會認為幾乎不可能,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已經邀集食品和醫界的學者專家組成專案小組,要求業者補償消費者的心理損害,不用打團體訴訟,以法律仲裁的方式用賠償金成立專責基金,讓業者盡到該盡的社會責任。

蘇錦霞說:「事件比較明確的,我們進入協商賠償的部分,進一步可以進入仲裁的程序,就不用進入所謂的訴訟程序,比較冗長。」

消費者只要填寫消基會的表格並準備發票或產品包裝,就可以當做購買憑證給消基會作為和業者對談的依據。未來一旦證明消費者確實因為吃了含塑化劑食品導致健康損害,就可由損害基金賠償。

消基會目前已經接到四五百通消費者的詢問電話,遇到的問題有三類,包括退貨被業者刁難,要求一定要有發票才能退貨。第二種是吃下含塑化劑產品但不知道健康是否受到損害,以及最多的是第三種,吃了塑化劑產品健康沒有異狀,但認為業者應該提出賠償作為幫助消費者的基金。

消費者賠償基金的立法目前還在研擬階段,塑化劑賠償基金將來如何運作還有待消基會和業者協商,法源依據也尚未進入立法程序,但消基會表示,堅決捍衛消費者權益,一定會與業者協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