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去年苗栗大埔土地徵收、縣長暗夜挖田,引發全台農民夜宿凱道。行政院長吳敦義與內政部長江宜樺事後承諾,將會儘速修改「土地徵收條例」,避免悲劇重演。但事件即將滿周年,行政院仍未提出修法版本,而民間學者與法律專家共同擬定的修正草案,卻在5月24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上遭到駁回,甚至未排入審查期程。26日,各地土地徵收受害者與學者召開記者會,痛批去年政府的承諾都是謊言,並呼籲立法院儘速將修正草案排入期程,並要求行政院儘快提出政院修法版本。
政府濫用最終手段
目前土地徵收條例嚴重違反憲法保障的財產和生存權,行政機關只要以「重大建設」為理由,即可以強行奪取人民的土地,在人口外移嚴重、平均年齡較高的農村地區特別頻繁。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政府提出許多重大開發計畫帶動經濟,但「經濟成長只是一個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讓人民獲得幸福生活」,一味追求經濟成長只會侵害生活。土地徵收應該是開發時取得土地的最終手段,且徵收的理由必須合乎必要性、公共利益,並給被徵收人合理補償。現行的土徵條例不但罔顧人民聲音,甚至單純以經濟利益否定農村生活的價值,讓許多農村地區面臨開發威脅。
對於總統馬英九就職3周年一再強調「人權、主權和環境權」,徐世榮痛批,土地徵收條例就是侵犯人權的惡法,總統大談人權保障的同時,卻讓國民黨團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擋下民間修法版本,根本是丟臉!民間團體花了大把時間研究修法細節,希望能減少土地徵收的傷害,「即使它不是最完美的版本,但立法院至少該給我們一個機會吧!」
家園不保難以安心
除了土地徵收條例修法跳票,吳敦義答應原地保留大埔地區房屋、基地的承諾也沒有實現。元貞法律事務所律師詹順貴表示,案子早在都委會第746次會議中通過,但到了第755次會議,即使任何條件都沒變,會議卻認為房屋保留會有交通安全問題,且基於公平性等理由予以否決,令當地居民錯愕。居民感慨,現在事件又回到原點,「我們真的累了,不知道要怎麼走下去。」
即使有些地方能倖免於徵收噩夢,居民仍擔心未來的開發案。苗栗後龍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箱表示,經過 2、3年抗爭,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終於在今年4月的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遭駁回,但只要惡法不改,難保哪一天其他開發案出現,他們又得北上抗議。她無奈表示,去年行政院已經承諾修法,現在政府又把門關上,「我們這些老人為了這塊土地在拚命,為什麼要讓財團和政客決定我們的生活?」
民間團體呼籲,下週二的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應立即將土徵條例修法排入期程,同時行政院須提出政院版修法草案,徐世榮也強調,如果立法院執意忽視人民心聲,不排除近期內重回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