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玟惠 黃兆康 綜合】

客家100農業篇系列報導,這星期來看看農業科技,為了在可耕地有限的狀況下,找出最大農業產值,台灣的農民與產業界多年來不斷從品種改良,農業資材的改進研發新技術,像是台中東勢人張榕生在民國65年研究出的嫁接技術,讓台灣的梨農得以生產,經濟價值較高的溫帶梨種,改善農民生活,靠著不停研發改進,台灣的農業品質因此提升,朝向精緻化發展。

剪下徒長枝,將梨穗嫁接到梨樹上,原本是溫帶水果的梨,也能在亞熱帶的台灣成長茁壯,台中東勢人張榕生在戒嚴時期,不顧禁令,憑著一股熱情,與同為農民的朋友組成台灣第一個果樹研究班,經過不斷嘗試,終於在民國65年正式發表高接梨技術,並且大方分享給有心栽種的農民,東勢因而成為台灣主要梨產區之一。

張榕生長子 張培鈺:「他就一心想大家一起來研究,一起來成就這件事情這樣,所以他的心思都放在這裡,讀書啦!跟大家開會啦!研究這些,所以他自己山裡的工作,反而比較沒注意就是了。」

東勢梨文化館長 葉泰竹:「把東勢經濟部分,因為(高接)梨經濟部分,馬上提很高,加好幾倍出來,所以東勢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時候,大家種梨都賺很多錢,所以說後來遇到(921)地震來說,雖然損害很大,但是復建很快,就因為當時打下的基礎。」

從經驗中學習改良方式,張榕生的技術改變了台中山城地區農民的生活,而在彰化二林這座葡萄園,園子裡盡是紅色、綠色、紫色,深淺不同顏色的葡萄,民國72年譚華光與公賣局契作,提供自己的果園試種新品種,30年的時間,就培育了60幾種葡萄,即使後來契約終止,譚華光仍然繼續在園子裡試驗新品種的培養方式,為不同品種留下紀錄,但即使將葡萄園轉型成酒莊和觀光果園,這些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彰化二林葡萄農 譚華光:「因為一個葡萄的品種,不是那麼簡單就種得出來,要很多年才看得到它的成果,所以我就我一般的想法是說,既然別人那麼辛苦,在研究才研究出來的(品種),為何不把它守起來,可能有一天,就變成我們好用的東西也不一定。」

就靠著一股熱情,農民多方嘗試各種可能,而科技業也從技術的角度尋找農業的可能性,在2010台北花博中未來館展現的農業新科技,透過特殊纖維的盆栽種植,加上太陽的光能,就能提供房子裡的電力以及用盆栽種植的農作物所需日照,讓想在都市中進行農作的人,一圓城市農夫夢,也提供未來可耕地減少時的解決之道。

花博未來館策展人 涂智益:「它應該是用一些化學纖維,工業的纖維,包含衣服,包含各種的把它絞碎之後,成型了,本身它具有一個吸水性、保水的,還有它的養分在。」

隨著時代演進,過去依賴人力的農業,慢慢轉為機械化大量生產,而後在農業資材改進,農產品開始走向精緻化,但是在簽訂WTO開放農產品進口後,不管是梨還是葡萄等等水果,台灣的小農經濟規模難以抵擋外國的大量傾銷,在過去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的種植方式到追求精緻化所發展的各種科技,台灣引以為傲的農業技術,在日漸開放的市場中,維持技術優勢,穩定台灣農業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