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張勳騰/苑裡報導〕苑裡鎮中山國小五年級的四名學生,以「移動水杯,水不會溢出來」做為實驗主題,參加全縣中小學科學展覽競賽,拿到生活與應用科學組第一名,將代表苗栗縣參加全國科展競賽。

苑裡中山國小 挺進全國科展

中山國小校長呂晶晶說,總務主任廖紋章、老師鄭安如熱心科學教育,多元活潑的教學,增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動機及興趣,顛覆「科學是枯燥艱深學科」的誤解,讓學生從DIY中體會到「生活中的科學」,開啟科學學習之窗。

五年級學生林瑞閔、李宇翔、張家維、林鈺淳,反覆實驗如何「移動水杯,水不會溢出來」。

五年級四人組 破解「溢」外事件

「平常在家拿飲料常會翻倒,到底要怎麼拿才不會溢出來,激起我們的實驗動機。」林鈺淳等人說,研究過程中,他們分別將湯匙、筷子等器皿放入水杯,利用水波波動、共振以及離心力原理找出水溢出的原因。

林鈺淳說,研究發現,液體容易溢出是因為表面震盪,產生和容器的共振波動,如果在裝滿水的杯中,放置可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就可以減少水的溢出,另放置可沉在杯底的物體,溢出的水量也會稍微減少。

呂晶晶說,這四名學生也充當小老師,利用朝會期間,將研究結果重新操作一遍,與全校師生分享實驗成果。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為了下一代健康,立委田秋堇31日偕同學者、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編列預算,針對孕婦、孩童進行塑化劑篩檢。

根據國衛院進行中的十年追蹤研究發現,台灣孕婦與兒童體內塑化劑暴露量都異常偏高,DEHP或DnBP代謝物濃度,是歐美國家2、3倍以上。田秋堇直批政府把關不力才引爆塑化劑風波,造成孕婦、兒童的健康受損,她強烈要求政府不惜動用預備金,針對孕婦、兒童的血液、荷爾蒙作檢測,保障下一代的健康安全。

與會學者也認為台灣受到塑化劑毒害20至30年之久,危害層面廣泛,建議政府對於潛在受害者,作尿液、血液檢驗,以便長期追蹤,亦有利於未來向業者求償。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允諾,將與國家研究院就高危險群作調查、追蹤。

心血管也可能受害

塑化劑除了危害生殖機制外,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沈林琥和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龍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塑化劑的毒性對人體還可能造成心臟、肝臟和腎臟系統的危害,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危害風險最高。因此,李水龍呼籲相關單位針對心血管、洗腎等病患進行追蹤調查,以了解是否和塑化劑造成的危害有關。

很多民眾誤以為塑化劑排出來,就沒有健康疑慮。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則表示:「毒物不會那麼輕易放過我們」,塑化劑吃下肚後,雖然會經由尿液或糞便排泄,但在代謝過程中,已對肝臟造成傷害。李水龍也指出,少部分的塑化劑會經由人體吸收,尤其是經過小腸吸收,毒性會變得更強,長期累積結果將損害健康。

PVC包裝切勿使用

民眾另一暴露在塑化劑危害的,包含保鮮膜的選擇,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提醒大眾,切勿使用以PVC製造的食品包裝,如保鮮膜。因為 PVC製保鮮膜接觸到高溫食物會釋放出大量塑化劑,溶於食物中,冷食亦然。根據國外研究,用PVC保鮮膜包覆1公斤豬肉在5℃下冷藏7天,即可滲出高達50毫克的DEHA(塑化劑的一種,屬於可能致癌物與發育毒素)。他呼籲政府儘速禁止PVC材質於食品包裝。

儘管衛生署長訂31日為終止有毒塑化劑行動日(D-Day),但是家長對於市售食品仍有很大的隱憂。「就連國家掛保證的CAS、GMP商品都發生問題,我們該如何相信政府的把關呢?」主婦聯盟的執祕許心欣感嘆地說。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也認為儘管政府再三掛保證,但她現在還是覺得喝自己打的果汁比較安全。家長反映顯示對政府把關仍存有很深的疑慮。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巴黎1日電) 義大利衛冕者夏鳳(Francesca Schiavone)今天演出逆轉秀,終場以1-6、7-5和7-5擊退俄羅斯小將帕芙尤申科娃(AnastasiaPavlyuchenkova),晉級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4強戰。

今年30歲的夏鳳去年在法網封后,成為義大利首位抱走大滿貫冠軍獎盃的女網選手。

第5種子夏鳳下一輪將迎戰俄羅斯的庫茲妮佐娃(Svetlana Kuznetsova),或是法國的巴托莉(MarionBartoli)。(譯者:中央社楊樹根)1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紐約31日電)美國蘋果公司今天說,目前請病假的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6月6日將主持蘋果年度開發商大會的揭幕儀式。

公司僅發表簡短聲明,既沒有說明賈伯斯準備在大會中扮演什麼角色,也沒有透露是否會銷假開始上班。

曾經動過胰臟癌手術的賈伯斯,今年1月第3度請病假以來,便很少為公司公開露面。中央社(翻譯)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舒涵綜合報導】目前外籍勞工若因僱主欠薪、超時等違規行為,交付主管機關進行調查時,必須以存證信函單方與僱主終止聘僱關係。勞委會31日宣布放寬外勞解約門檻,未來外勞遭遇勞資爭議時,不需寄存證信函給僱主,即可解除勞僱關係。

職訓局外國人聘僱管理組組長傅慧芝指出,若外勞已於地方政府召開的協調會議中,明確表達與僱主終止聘雇關係的意願,勞僱雙方簽名做成紀錄。

因此,未來可依會議記錄解約並轉換僱主,不需再寄發存證信函,提高執行效率。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