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04 Sat 2011 11:12
全台見陽光飆高溫 注意防曬
- Jun 04 Sat 2011 11:08
6/8穿戴Blue 海洋日不Blue
新頭殼newtalk 2011.06.04 謝莉慧/台北報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響應世界海洋日「Wear Blue, Tell Two」活動,邀請全民在6月8日當天穿上代表海洋的藍色服裝、飾品,同時主動告訴身邊親友兩個保護海洋的重要理由,「愛海洋,大聲說出來」!
環資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指出,「Wear Blue, Tell Two」是由美國的海洋計畫團體(The Ocean Project)所發起的行動。在世界海洋日的官方網站上,不但提供免費圖資供民眾下載,並歡迎大家印製在T恤、文宣品以及禮品上,發揮創意宣傳海洋保護的重要性。此外,網站也分享許多慶祝海洋日的方式,從個人行動、團體響應、教育方法到專門為孩子設計的遊戲等,希望個人透過自身的影響力,擴大全球海洋保育的意識。
夏道緣表示,為什麼要保護海洋?世界海洋日網站已經貼心地先幫大家想好2則理由。
首先是,海洋有豐富多元的生命,但它們正面臨生存危機。例如,珊瑚礁破壞已被證實與氣候變遷有關;過度捕撈則使人類賴以生存的魚類及海洋生物大量消失。
其次,世界海洋日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一些重要而簡單的行動來守護海洋。例如,從計算自己的碳足跡開始,找尋降低個人行為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此外,選擇供應量充足的海鮮、不食用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也是促成海洋資源永續的關鍵。
夏道緣介紹,「愛海洋,可以從嘴巴開始。」台灣地球日網站今年推出「永續海鮮挑食計畫」,提供「愛海洋 菜單卡」讓民眾免費下載,詳細說明拒吃「魚翅、海參、生魚片、蝦、吻仔魚及魚子醬」的原因,邀新人們從婚禮開始改變行動。
除了「出一張嘴」之外,夏道緣說,即將在本月底開跑的珊瑚礁總體檢與淨灘行動,可以讓參加者一邊勞動筋骨、一邊享受親海的樂趣。在岸上,志工透過淨灘及統計海灘廢棄物,進行有助於政策制定的長期監測。在水下,志工則學習運用國際通用的體檢技術,紀錄指標性魚種和大型無脊椎動物的數量,經過數據分析反應海底生態狀況。
在看不見、聽不到的深藍色海中,如果人類繼續忽視海的問題,最終可能必須承受巨大代價。為了自己、也為了讓下一代保有和美麗海洋同樂的機會,環境資訊協會邀請民眾在6/8海洋日當天穿上藍色衣物為海發聲!
台灣地球日「2011世界海洋日」網頁:http://www.earthday.org.tw/node/5304
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http://worldoceansday.org/
- Jun 04 Sat 2011 11:03
連跳兩級奪高分 13歲考進雄中
高市五福國中生蘇祐瑄,在國小2年級和4年級連續跳級,剛滿13歲就參加國中基測,拿下401分,應該可以進南部高中生第一志願-高雄中學,平常沒固定補習,只在暑假加強數理科,媽媽說,平常多閱讀課外讀物,以及家長多陪伴孩子,都是考出好成績的關鍵。
低頭翻著課外讀物,這位小平頭,濃眉大眼,一臉稚氣的男孩,他是今年13歲的蘇祐瑄,在國中基測拿下401分,應該可以進入南部高中生第一志願-高雄中學。
能以13歲的年齡參加國中基測,就因為在國小二年級和四年級連續跳級,也讓蘇祐瑄和同班同學比起來,年紀看起來小了點,考出這麼高的成績,未來想當上醫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平常沒補習,只在暑假一週一次加強數理科方面,兒子考出好成績,母子倆相視而笑,開心神情全寫在臉上,13歲就考進雄中,也讓人直呼實在好厲害。(民視新聞曾依翔、洪進吉高雄市報導)
- Jun 04 Sat 2011 10:59
溶血性尿毒症疫情 史上最嚴重
(法新社巴黎3日電) 德國和其他11國最近通報的大腸桿菌(E. Coli)病例,1/4為致命腎臟疾病,法國1名頂尖專家表示,這是史上最嚴重的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爆發。
法國國家大腸桿菌參考中心(National ReferenceCentre for Escherichia coli)負責人魏爾(Francois-Xavier Weill)表示:「這是全球各地所見最大規模的HUS疫情。」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自從德國北部出現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EHEC)毒株以來,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案例已超過550起。
ECDC指出,截至今天中午,上述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病例中,有12起為死亡病例,其中11例在德國,1例在瑞典。
目前已知大腸桿菌感染病患超過2000人,但德國及國際衛生官員仍查不出確切感染源。
魏爾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除非我們找到病菌的確切食物來源,並予以回收,否則一定還會出現新病例。找到感染源絕對是優先事項。」(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
- Jun 04 Sat 2011 10:55
糖雕世界金牌 台灣女孩發光
唸書上大學,條條大道通羅馬,奪得今年香港國際美食大獎、糖雕金牌選手郭桂妏,就是最好的寫照。
就讀高雄餐旅大學一年級的郭桂妏,求學歷程並不平順,卻也養成她沈穩內斂的性格,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今天的X檔案,帶你看看這個高中唸了一年後休學的小女生,怎麼打下紮實的技職教育之路。
煮糖、拉糖,郭桂妏站在高溫80度的糖燈前,戴上兩層手套的雙手,正用心搓揉抽絲,要做出小丑的金色髮絲,或者灌注糖漿、倒進模型,烘出琉璃光采的彩球。
如果人生就像糖雕,禁得起高溫、耐得起拉拔,一件又一件的黏貼堆砌,靠雙手雕塑彩色甜蜜人生,郭桂妏就選擇了這條路。
曾經因為基測考得不錯而唸普通高中,一年後,郭桂妏卻愈來愈不快樂,找對自己的路,郭桂妏決定轉唸高職,從高一唸起,學習心態也跟著歸零,三年後,郭桂妏以技優專長,甄試進入國立高雄餐飲大學,而慧眼識英雄,發現她是個可造之材的是班導師,果然,第一次出國比賽就奪金,不過,成功的背後,是需要付出的。
曾經留學歐洲、10年前,也拿過金牌的技術指導老師,對郭桂妏的功力,讚譽有佳,尤其這件得獎作品,表現水都威尼斯嘉年華會的情境,晶瑩剔透的像琉璃似的。
來自台灣的郭桂妏,靠雙手抓住了機會,甚至有廠商說要贊助她,原來,郭桂妏第一次出國比賽的經費是借來的,自助而後人助,郭桂妏沒讓大家失望,第一次出國奪金,就成了台灣之光,也打開了她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