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本報訊】

大陸江西撫州3棟政府大樓26日發生連環爆炸,造成重大傷亡,包括檢察院大樓在內,幾乎全毀,嫌疑人當場喪生。他生前在微博留言,聲稱要為有冤百姓除害。這是大陸近兩年來第10起人為爆炸案,其中多數與民怨有關。此外,近年來,為抗議政府拆遷不公而自焚的案件更是頻頻發生,大陸民怨問題愈來愈嚴重。

面對民怨升溫,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體認非常深刻,自上月底迄今已先後發表4篇社論,討論大陸當前的社會問題。綜合而言,是要求中共幹部積極解決社會危機,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以包容心態對待不同思維的人,在「存異」中「求同」。社論並說「只有允許不同聲音存在,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做出理性判斷和正確決策」。《人民日報》充分理解,大陸當前不僅面臨民怨升溫問題,還要面對體制如何回應民怨的問題。

《旺報》作為期待大陸在經濟富裕之餘,也能同時達到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為統一創造條件的台灣媒體,我們對於有中共「黨喉舌」之稱的《人民日報》開始講真話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卻憂心以當前中共的體制與治理模式,恐怕很難實現黨報的期待。

大陸社會正同時遭遇兩大類問題,一類是社會失序問題,二是制度失調問題。兩類問題需要以不同的思維去面對和處理。

簡單地講,前者是所有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需要幹部以積極的態度解決。後者是社會變遷過程中,因政治、經濟和社會體制缺陷而出現的現象,這一類問題,一方面需要以包容心態去對待挑戰制度的人,才能在討論中建立新的共識,提出新的方案,逐步統一到新的行動上來;另一方面則需要積極就失調的體制進行改革。以當今中國大陸的社會問題為例:食品不安全案例屬於前者,而民怨處理及艾未未、高智晟案比較屬於後者。

先談食品安全。大陸改革開放30年來,由於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速度過快,社會問題十分嚴峻,許多問題曾引起重大的群眾抗爭,甚至衝擊政府、公安機構。然而細究起來,這些事件的主體都是某些特定的利害集體或個人,加上藉機洩憤的群眾;肇因在於個別單位或官僚的失職、怠忽。

但是今年以來,各地傳出瘦肉精、毒豆芽、地溝油、注水豬肉、染色饅頭,西瓜爆炸等消息,使大陸民眾的食品不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食品不安全的問題固然也是個別單位或官僚的失職、怠忽,或是勾結、包庇;但是受害對象是全體國民,而且每天都受威脅,如果幹部享有「特供」,必然導致全社會的憤慨 。

食品不安全是極具威脅性的社會問題,我們可以發現中共的處理也很慎重。首先,否認了「特供」的報導;其次在人事上,國務院有3位副總理:李克強、回良玉、王岐山主持和分管食品安全、以示重視。其三,強調在食品不安全議題上,對人、對企業、對官員,都要重典治亂,重拳出擊,要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其四,是擴大媒體在食品不安全領域的報導自由,要求相關資訊公開透明,及時通報。以解決嚴重的食品不安全問題,來爭取民意的認同。

總的來看,大陸近年所爆發的食品不安全問題,基本上是屬於失序的問題,問題影響面很大,但本質上是人的貪念,所以中共處理的方法就是加強對既有機制的壓力,我們相信假如各級地方官員能認真對待,切實執行的話,即使未必能根治,但短期內是會有效的。

至於房屋拆遷引發民怨的平復以及艾未未、高智晟等的遭遇,也是一種社會問題,但性質不同。這些問題突顯出大陸的「制度失調」,亦即中共政權的政治制度和大陸的經濟制度、社會發展之間出現的落差。原本政治運行依靠的是「權力」邏輯,經濟運行依靠的主要是「利益」邏輯,而社會運行依靠的則是「權利義務關係」邏輯,這三者原本都可以依「法」而行,則政治的矛盾可以減少,經濟的落差可以彌補,而社會的發展就可以平衡。但是在大陸「法」掌握在「權力」的邏輯中。在此種情況下,面對層出不窮的民怨,最合理的調整是使「法」真正成為釐清「權力」「利益」和「權利義務關係」運行的依據,但中共的處理反而是進一步以「法」服務權力。

其實中共在1997年的「十五大」政治報告中,就已經將「法制」改為「法治」,後來還提出了「依法治國」,所以只要有決心在制度上作出調整,並不困難。然而如果依然是把「法」掌握在「權力」之下,則不但「法」的公平、公正無法彰顯;而且「依法治國」就必然變成「刑不上大夫」的「以罰治國」,包容就必然變成包庇,求同就必然變成求利,而原本的「存異」以求穩定,也必然變成「去異」、「除異」來表現穩定,最終制度失調,矛盾尖銳。這是當前大陸最大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