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8日電)總統馬英九在最新治國週記表示,八田與一是日治時代統治者的一環,但八田這一輩子56歲,有32年都在台灣奉獻。對這段歷史,應就事論事、恩怨分明。

馬總統在今天登出的治國週記中,以「不分外來在地,對台貢獻永續」為主題,邀從小與八田與一家庭有深厚情誼的徐欣忠,及前嘉南農田水利會長徐金錫對話,談論八田與一對嘉南平原的貢獻。

由於錄製這集治國週記當天是5月8日,是「八田與一紀念園區」落成啟用日,拍攝場景特地選在紀念園區,是當年八田與一與工程人員所住宿舍。

馬總統肯定八田與一在台灣期間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興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在當時1930年代,是東南亞第1大水壩,也是世界第3大水壩,當時嘉南平原面積雖大,但土地缺水,含鹽量高,不適合耕種,「烏山頭水庫使得嘉南平原成為全國最大的米倉,對經濟、人文的發展貢獻重大」。

徐金錫也說,「烏山頭水庫是個創舉」,等於在雲嘉南設置一個1萬公里的灌溉水路,及6000公里的排水路,一共1萬6000公里,相當於萬里長城兩倍。

徐欣忠則提到當年建造過程,還發生爆炸。瓦斯爆炸死50多個人,八田技師看到50多個屍體,非常痛心,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如果繼續開鑿下去,不曉得要犧牲多少生命,最後想出兩全其美辦法,花7年時間終於在1929年完工。

馬總統表示,八田的職位,相當於今天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師,可是他卻完成了1個可傳世的工程,台灣人到今天都還在使用,八田貢獻值得肯定。

馬總統說,八田與一是日本人,是當時日本統治者的一環,但他一輩子56歲,有32年都在台灣奉獻,八田對台灣的農業發展、水利建設,的確有了不起的成就。

馬總統希望大家以重新而不同的角度看這段歷史,希望「就事論事、恩怨分明」。八田有台灣人的核心價值,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包容,「他有這樣的個性,所以跟台灣人水乳交融」。10005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