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雖然可以減輕下肢、膝蓋負擔,但如果採取嚴格節食計畫,減重加快,反而對膝蓋、骨頭非常不利。署立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邱彥碩指出,體重下降速度過快、營養不均衡,很容易讓骨質、軟骨大量流失,對膝關節產生不利影響。建議一個月減重幅度最好不要超過兩公斤,每兩、三星期減去半公斤較為理想。
邱彥碩建議,想要減輕膝蓋負擔,平常可以進行抬腿運動,多訓練下肢、大腿股四頭肌肌肉,肌肉力量增強,膝蓋就不用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像游泳可以幫助提升肌肉力量,又不會增加膝關節負擔,對膝蓋很有好處。運動前要先做熱身運動,不要一下就走很遠、走很快。
久坐不動容易得下背痛,也會影響膝蓋血液循環。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麗如提醒,每坐四十分鐘,最好起身動一動,平常盡量少做盤腿、跪坐、或蹲馬步等動作,較能保護膝蓋。平常訓練一下大腿股四頭肌,腿部、關節附近的肌肉力量增強,有助穩定關節,減輕膝蓋負擔。另外,民眾去泡SPA、泡溫泉時,千萬不要用水柱沖擊膝蓋,這樣局部壓力太大,可能讓膝蓋受傷。
美國國家關節炎、骨胳肌肉與皮膚疾病研究院(NIAMSD)提醒,運動前做點暖身運動,可幫助保護膝蓋,預防膝蓋受傷。像走路、伸展運動都是很好的暖身運動,伸展大腿前後肌肉,較能讓膝蓋獲得充分暖身。運動時,避免突然改變運動強度,盡量循序漸進,緩慢增加運動強度,膝蓋才不會受傷。上樓梯、騎固定式腳踏車、負重訓練都可讓腿部肌肉更加強壯,有助減輕膝蓋負擔。
關節出問題的人適合進行哪些運動?美國國家關節炎、骨胳肌肉與皮膚疾病研究院表示,關節疾病患者可考慮「全幅度關節運動」,不但可以幫助提升、維持關節靈活度,也能舒緩關節僵硬。伸展運動、有氧運動、耐力運動都對關節炎患者極為有利。伸展運動可以維持、增加肌肉力量,這樣就能保護、支撐膝關節。至於有氧運動、耐力運動則可提升心肺功能,讓血液循環更順暢。這些運動還有助控制體重,研究報告指出,有氧運動可幫助關節炎患者消除關節腫脹,關節就會比較舒服一點。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骨質疏鬆症及相關骨骼疾病資源中心資訊,無論關節炎還是骨質疏鬆症,患者多半可以透過運動、物理治療、復健治療改善症狀、不適。像低衝擊性有氧運動、游泳、打太極拳、低壓力瑜珈等強調伸展、施力、動作姿勢與動作角度的運動都很適合關節炎、骨質疏鬆症患者。不過關節炎患者要避免一些會影響關節的動作,而骨質疏鬆症患者則要小心,盡量別做腰部前彎、旋轉脊椎、提重物等動作,以保護骨頭健康。
另外,在護膝選擇方面,陳麗如醫師建議,有症狀的髕骨軟化症患者可以選擇中間有洞的護膝,可稍微固定髕骨而減少膝蓋軟骨不正常磨損。而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選擇使用三點施力式膝關節支架,由專業人士為患者配戴,以減少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壓力,這是國外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保守治療項目之一。
對保守療法六個月以上無效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可以考慮注射玻尿酸(人工關節液),因玻尿酸非消炎止痛藥也不是麻醉劑,所以並非施打後可以立即不痛,約需一週疼痛才會逐漸緩減,目前有分一劑、三劑、或五劑為一療程,每周施打一劑至療程結束為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