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文學論戰 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劉怡伶報導)
台語文學論戰經成大副教授「蔣為文」槓上作家「黃春明」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持平而論,「台文系」的開設,或多或少沾惹上政治的色彩,很難「純學術」;不過誠如黃春明老師所言,樂見文化議題躍登重要版面,甚至成為談話性節目的焦點。
母語寫作或母語文學這個議題,隨著論述的多元化及豐富性,顯現其價值。
引起論戰的主角是成大副教授蔣為文,就讀大學階段就熱中於台語研究,自組台語社,對於台語文學或教育,有著宗教般的狂熱,除了與黃春明正面對嗆,也與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隔空對嗆,甚至利用陳芳明南下台南參加鹽分地帶文學研習會時,正面挑戰陳芳明,讓台語文學論戰持續延燒,他為現階段的台語文學充斥著「華語霸權」,深感不以為然。
「我感到陳芳明先生說話選擇性,二十多年前你曾說過台語無文學,我很傷心,沒想到至今您仍是無知,你曾說鹽分地帶文學具有反抗精神,它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鼓勵用台語文書寫,而且有很多作家也是以台語文寫作,為何你視而不見?你是青暝牛還是打壓?難道你一定要說那種讓中國人會歡喜的話,請教你是中國人或台灣人?台灣文學為何要用華語寫作?用母語客語原住民語,難道就不是台灣文學?」
陳芳明教授回應,台灣文學與什麼族群完全沒有關連,他的態度就是身為台灣住民所寫作的作品都是台灣文學。
「問我是什麼人?我當然是台灣人,所有在台灣的住民所寫出來的作品都是台灣文學,我常在想,不管是客家或福佬或外省人,都是台灣人;包括我們有新的住民,東南亞的子民這到台灣,所生的孩子也是我們的人,他們所寫的作品都是台灣文學。」
面對質問,陳芳明始終冷靜以對,沒有火氣,也沒有激動,他認為,這是一個歷史的問題,單靠一、兩人很難解得開,面對問題,必須更冷靜處理。
「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問題,必須整個社會歷史必須面對的,要靠歷史的淘洗慢慢昇華才對,如果能夠留下優美的文學建立市場,有藝術價值的作品,一定會留下來,我也相信台語文學未來也一定會出現這樣的作品,如果用文學作來抗拒歷史事實,這是不對的」
引起漫天討論的戰火,其實是揭開台灣社會多元的面相之一,從中反映出的歷史、國族、省籍情結糾纏不清。
前台文館館長、現任的台南市教育局局長鄭邦鎮,也是國內有名的台灣文史專家,對於這項議題能夠引起各界關注,他認同蔣為文的勇氣與論述,但是就批評者的輩分與身份,他認為蔣為文並不適當。
「我覺得就這部份,黃春明的表達,我並不贊成,他的發言反而沒有照顧到過去一百年母語寫作坎坷的歷史,反而認成是變成一位文壇上有地位的作家的地位在發言,失去歷史的回顧意義,這次的爭議,我比較贊成蔣為文的立場,必須很大的勇氣,這個議題本身應該是得到正向的發表,這是很難達到的,畢竟成為一個大的話題,但就批評的角度,蔣為文是不是最好的發言人?我態度傾向保留」
「台文」,很難在「政治」或是「學術」做明確切割,再加上台灣歷史的特殊性,容易讓這樣的議題淪為「本土、非本土」,或是「台灣人、中國人」的對立,事實上,歷史的可貴,不就是要讓經驗說話,讓真相透明?在台語文學的經營路上,有許多優秀的人才默默在努力,執著的就是希望為台灣的文史開挖出它的原貌,這種執著與勇氣值得讚賞,但如果無法越辯越明,反讓原本糾結不清的結越綑越緊,這條路會走得格外崎嶇,甚至花費心力繞遠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