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在原住民學生與原住民家庭中,經常可聽見這樣的事情發生,學生因原住民身分,在校時受到老師或同學用開玩笑或不屑語氣,諷刺學生可以接受加分與各項補助優惠。部分學生家長則會因為孩子學業成績較差,甚至會自覺理虧。
排灣族作家利格拉樂.阿烏說,有些家長被老師關切,因為孩子在校成績不好,「孩子可以加分還考這麼差」之類的話就會脫口而出,顯示部分教師對於原住民為何有補助政策仍然不理解,並且將之污名化,轉而將個人情緒發作到原住民家庭身上。
利格拉樂.阿烏認為,原住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這是一個問題,台灣教育要把原住民學生教成台灣孩子、還是原住民的孩子?再者,偏鄉原住民地處偏遠,教育資源本就遠遠不及都會區學生,補助加分這是一種補償作用;許多補助都包括弱勢家庭,原住民也是其中一環,社會大眾不應該將矛頭指向弱勢與原住民學生。
利格拉樂.阿烏說,以前擔任家長會長期間,曾經因為學校老師對於原住民家長、學生的歧視行為,認為老師不適任,希望要求將老師調離學校。但後來種種阻力壓迫,仍然不了了之。「老師的觀念要改變,不是輿論或家長的責任,而是師資養成培訓的責任。」她認為,目前台灣的師資培育,對於多元族群觀念仍然十分缺乏。
但在都會區原住民學生是否需要補助,利格拉樂.阿烏也說,都會區原住民也有弱勢或環境良好者,這部分的調查應該是內政部和原民會應該負責,將人口與家庭結構分析出,就可以知道誰需要補助、誰不需要。「政府未盡之責,卻由族人來承擔補助加分的變相污名,很不公平。」
屏東牡丹國中校長劉希聖說,部分漢人老師的確會有這種觀念,站在校長立場,一切以學生為重,其次是輔導老師的概念。「會先告訴學生,無論是否接受補助,將來若有成就都可回饋部落和社會。」他也說,希望孩子不要有「別人一定要補助我」的想法。
但劉希聖也說,如果老師對學生或家長真有類似言行,認為原住民接受補助是「獲利」,「這樣的老師很失格」。他說,目前師資培育雖有多元族群課程,但不夠深入,無論是否到原鄉服務,都會碰到原住民學生,老師們應多加強族群概念才是。